現在的餐廳,花樣多,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。我倒偏愛這種實實在在、用平價打動人心的小店:姥三寶裕誠店。 姥三寶裕誠店2024年七月才開幕,老闆不走浮誇路線,講得清楚明白:讓人用比較少的錢,也能吃得飽、吃得開心。 內用白飯和飲料免費喝到飽,冷氣涼,一整個人生幸福指數飆升🔥 姥三寶到底是哪三寶?就是麻辣燙、龍骨燙、辣乾鍋,新增姥泰泰鍋,點完後熱騰騰現煮上桌。 每樣平均二十元上下,這價格幾乎已是物價騰漲年代...
位在三多一路的「巧來香港雲吞麵」一直是捲捲想去品嘗的口袋名單,也因為之前許多朋友都曾特別跟捲捲推薦過,認為巧來的料理,不僅好吃,用料也很實在,最重要的是又很有香港道地口味,所以我們終於在淺幾天的周末中午,特地來用餐。巧來香港雲吞麵主要供應各式撈麵、湯麵及滷點,其中港式雲吞、蘿蔔糕、麻辣鴨血、咖哩魚蛋最首歡迎。 餐廳空間不大,有冷氣,幸好我們來得早,不然座位少,很快就客滿。 菜單 ▼魚蛋雲吞撈麵 1...
那天,我只是想去文樂龍修個手機。店的斜對面,有一間外觀很像咖啡館的店忽然吸引了我的目光【晴天包子】。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心情好,第一眼直覺,它更像是一間日式烘焙坊,甚至有幾分咖啡館的空靈氣質。乍看與「包子」這二字,竟有些難以聯想。手機店老闆說這家生意很好,而且是從台南紅到高雄來的。 好奇心驅使我走近入內。店內清爽明亮。 一進門,還來不及開口,熱情的店員就笑著端來試吃的包子,不是一小口,是四分之一顆那種...
位在鹽埕區的「阿凡沙茶麻醬麵」主要供應招牌的沙茶麻醬麵,口碑很好,黑白切、滷味也是好吃必點,尤其沾上店家特製的沾醬,更是美味。旁邊就有一個收費停車場,平時還算是好停車。 小麵店的外觀看起來真的很平凡一般,所以我們就笑稱,難怪店名叫阿凡。 店內用環境還是很不錯,雖然座位數不多,只有5張桌子,但是仍有冷氣空調,環境維護的乾淨明亮。 ▼菜單 ▼滷味、黑白切(切仔料),都放在冷藏櫃內,感覺衛生且擺放整齊。...
人到了一定的年紀,最容易懷念的,往往不是山珍海味,而是那個「一家人還在的時候常去吃的地方」。 有些餐廳,就像人生裡一段熟悉的旋律,你未必時常聽,但一響起,就讓你想起誰坐在你對面,點了什麼菜,笑過什麼話。 在高雄,有這麼一家江浙餐廳,曾三次歇業、又三次重啟,三十多年來,仍默默在三多四路守著一張張熟客的記憶拼圖。它叫【祥鈺樓】。 關於祥鈺樓: 說起高雄的江浙菜館,三五十年來,人事已殊、門面換過幾輪,唯...
外國 當美食當前,最怕的不是卡路里,而是「竟然沒吃過?」 身邊總有那麼幾位吃貨朋友,他們像是移動的美食雷達,總能發掘我們從未察覺的隱藏好店。這次聊天時才知道,苓雅區四維三路上竟然有間由外國老闆與台灣闆娘經營的麵包店【二本 帕尼尼三明治UrbanSourdough】。這間店的特點不只是法式手作麵包,還有騎樓現做的帕尼尼三明治,讓人忍不住想來一份。 在2022年8月,Urban Sourdough悄悄...
那天午餐,原本只是一場和美良家雞湯的相遇。溫潤的雞湯入胃,帶著些許滿足,也帶著幾分懷舊的餘韻。當我們準備離開時,卻瞥見了對面的小攤,方家古早味雞蛋酥。 這名字不陌生,只是距離上次吃雞蛋酥,已記不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。這樣的時刻,不適合多做掙扎,於是順手買了兩個,當作飯後點心。 老闆娘手腳俐落地炸著一顆顆渾圓的小金球。我一邊好奇地看,一邊好奇地問,才知道這家小店已經開業70年了。他說她老公就是全台第一...
當一扇門關上,另一扇窗在市場打開 苓雅市場人潮滾滾,攤位擠擠,如今竟然鑽進了一家手工義大利麵店,店名「義點點 a little pasta」。這名字有趣,帶著一點可愛的輕盈,然而味道卻一點不含糊。 開店的主廚,不是無名小卒。高雄的饕客或許還記得「猶大獅廚」,那間曾經是預約制的私廚,帶著法式細膩,做著讓人驚嘆的料理。然而,2024年8月,私廚告別,主廚換了模式,轉戰市場。上帝關了一扇門,必然開啟另一...
你還記得高雄大同醫院對面的「珍珍珍拉麵」嗎?現在那個三角窗位置2024年10月換上了一個新招牌【豚十三福岡拉麵】,整棟建築立面被包覆得氣勢非凡,還有一個立體拉麵模型,遠遠就像在招手:「快來吃我!」這種視覺攻勢,讓人即使沒餓也會有點心動。 店內空間不大,只有一樓吧檯區和兩桌四人座,整體氛圍簡潔有力,不囉嗦,就是要你專心吃麵。 店家臉書標榜十三年研發、六小時大火熬煮、每小時1200次機器攪拌…… 這湯...
長腳麵,大仁店。終究還是來了。之前寫鹽埕區的樂卡咪長腳麵,沒想到引來許多老饕熱烈推薦:「大仁路的長腳麵更好吃!」筆記許久,這回剛好路過,說什麼也得來嚐嚐。 這類老店,最耐人尋味的往往不是食物本身,而是那背後的世事變遷,兄弟分家、技藝分流,手藝雖來自同一脈,味道卻各自演繹。於是,長腳麵有了新樂街的樂卡咪,也有了大仁路的長腳麵,各自承繼祖傳秘方,各自發展不同韻味。 環境如何?長腳麵大仁店的佈局,傳統但...
ASauce美式三明治,這家店開在高雄前金區的三角窗地帶,自強二路與光復一街交界,原本是開了多年的EveryDay COFFEE,不知道什麼時候默默收攤,某天經過,就這麼變身成一間活力十足的美式三明治專賣店,像是街頭忽然冒出一股美式風味的旋風。 門面是亮眼的橘色復古美式風格,遠遠看就讓人覺得:嗯,這裡的三明治應該很懂美國味。外帶為主,門口騎樓下簡單幾張桌椅,想坐就坐,不拘形式,像三明治這種東西,反...
六合夜市,在觀光客眼中是高雄必訪的夜市,琳瑯滿目的小吃攤位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故事。 然而,身為高雄在地人,對這裡的攤販卻總是「聽過很多,實際吃過很少」。直到某天深夜,隨意晃晃來到「鱔魚姐鱔魚麵」,站在攤前看了看,心血來潮,決定給他一個機會。 攤前站著一位老婦人,架勢十足,應該就是傳說中的「鱔魚姐」。我們點好餐後,乾脆坐在一旁看她料理,畢竟,一盤好吃的鱔魚麵,靈魂就在這熱騰騰的鑊氣裡。 大火快炒,鐵...
拉麵之於我,不僅是填飽肚子的食物,更是一種儀式感,一碗好拉麵,能讓人瞬間穿越到日本街頭,感受到那份純粹與專注。於是,當一本拉麵·梟出現在文化中心附近,並且始終高朋滿座時,我心中的好奇與期待便油然而生。 環境介紹 一本拉麵·梟,開在文化中心國稅局附近,自2019年2月開幕以來,始終熱度不減,每到用餐時段,門口總是排滿了人。這家店主打雞白湯拉麵,捲捲之前在玉竹街的一本拉麵吃過,當時驚為天人,但文化中心...
來到旗山老街,談美食不能不提 萬來豬舌冬粉 與 秀明豬心冬粉。兩家店恰好隔街相望,像是棋逢敵手,各擁擁護者,各有死忠粉絲。秀明豬心冬粉更在2024年獲得米其林指南推薦,一時風光無限,人潮絡繹不絕。萬來則默默耕耘,端出的仍是那碗熟悉的好味道。 說來汗顏,身為半個旗山人,捲捲居然從小到大未曾造訪這兩家名店。好在秀明早在得獎就吃過了,得獎後想必慕名而來的觀光客會更多。趁著某個人潮稀少的假日來到旗山老街,...
年假開工補班日的中午,土豆拿鐵與同事們來到高雄大立百貨後方的「癮食」鍋燒麵店。據說這裡的鍋燒麵很受附近上班族歡迎。店旁有嘟嘟房停車場,停車方便,平日一小時50元,對於附近上班族來說,是午餐的好選擇。 「癮食」白天是鍋燒麵店,晚上卻變身酒吧。這種「兩面人生」的經營方式,充分展現了都市空間的靈活運用。畢竟,在寸土寸金的地方,沒有人能忍受一個地方從早閒置到晚。於是,白天的湯頭換成晚上的調酒,鍋燒麵的蒸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