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屏東】霧台好茶部落 魯魯灣 超親民的預約制無菜單料理。禮納里脫鞋子的部落
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古茶柏安街17巷13號。0972-060-887。FB。魯魯灣無菜單料理,採預約制
過年新春知名旅遊景點處處車流人潮,
捲捲和土豆拿鐵選擇遠離壅塞,
來到離高雄一小時車程的屏東霧台好茶部落的【魯魯灣】品嘗無菜單料理。
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的災後重建,
把瑪家鄉瑪家村、霧台鄉好茶村及三地門鄉大社村的排灣族與魯凱族人,
集中遷至瑪家農場安置,並由世界展望會來援建瑪家農場永久屋,
經部落與各界討論,命名為「禮納里Rinari部落」,
原意為「等待恩典的地方」。
族人們傳承原鄉的生活方式,
近年積極推動接待家庭,行銷地方觀光。
禮納里這一兩年遊子返鄉,為旅客提供餐飲服務,
古茶柏安街17巷更被當地人戲稱為「小東區」,
這天在魯魯灣餐廳的安排下,預約部落導覽解說服務。
原來魯凱族傳統部落生活中主客廳位於屋外沿廊,
族人只有就寢時才會進屋內,
為保持生活環境整潔,鞋子都會擺在沿廊外,
這就是「脫鞋子的部落」由來,
延伸為「回家」、「把客人當成家人親切對待」之意。
在部落散步,好像在逛藝術村。
新好茶部落的房子雖大多由水泥建築蓋成,
但魯凱族人依然在外牆上用石板加以裝飾,
以彰顯這戶人家的身分地位;
▼百步蛇、人形石板代表此戶人家為部落大頭目。
舉著聖火代表曾參加競賽;
手執長矛及人頭,是戰士的表徵,曾經出草獵過人頭。
有藝術天分的居民,利用彩繪把自家外牆畫得獨一無二,
透過圖示也可看出這家門戶的貴族身分。
▼在牆上可以看到原住民美食,
像是最左邊的是阿拜,慶典時才會出現的食物。
『奇那富』也稱為獵人便當,
是芋頭粉攪拌肉後,以假酸漿葉包裹。
▼走逛一圈聽完導覽後肚子也餓了,回到17巷的【魯魯灣】餐廳。
魯魯灣的主廚『巴魯』是二頭目之子,具備貴族身分,
長年在台北生活工作,
近年返鄉回到禮納里致力於推廣部落在地觀光,
分享魯凱族精緻慢活的飲食概念,與樸實自然的生活文化。
【魯魯灣】除了是巴魯居住的地方,
同時提供預約制無菜單料理、部落導覽、食農體驗、接待家庭住宿。
我們採訪的當天,巴魯說前一晚接待來自大陸的家庭客,
他們是透過網路得知這地方,來體驗原住民生活。
▼剛上了一課,所以知道這廣場是頭目家的標準配備。
巴魯說過完年準備將餐廳做局部整修,
原本是開放式餐廳,
之後四周會圍起玻璃窗,可防止小蚊蟲。
▼以百步蛇圖騰裝飾家屋的,肯定是貴族的象徵。
▼魯魯灣採預約制,比較好掌控食材外,
也避免過多的客人來訪,人手不夠影響了服務品質。
我覺得像是來到朋友家作客般,
沒有華麗鋪陳,但帶給客人的服務與熱情絲毫不減。
而且享受在頭目之家用餐也是難得的體驗。
無菜單料理收費一人550元,春節600元。無服務費。
使用原住民傳統及在地農產,以低油鹽現製調理。
▼餐前果汁
如果能提供淺嚐小米酒那就更棒啦。
▼奇那富、阿拜
吉拿富與阿拜是在豐年祭或結婚殺豬等歡慶時刻會吃的米食,
外形有點類似粽子。
吉拿富包的是小米,阿拜則是用糯米,
中間都夾入了豬肉丁,品嘗時不需沾醬就很夠味。
阿拜外層則是月桃葉,植物的香氣很鮮明。
這天準備的為四人份餐點。
▼紅藜飯 每一口都吃進健康。
▼山野菜
簡單清燙作為無油沙拉料理,
我好喜歡這樣的吃法,蔬菜種類很多,非生冷的蔬食。
有一些蔬菜平時在家也很少吃到,
像是馬齒莧略帶黏液,咀嚼後很滑口。
過貓、金針花的莖、地瓜加青龍椒,
帶著豆莢的皇帝豆吃之前還須自己剝殼,
一切就是原始風味,挺有意思的。
▼烤山豬肉
熟度恰到好處,但山豬肉質比較有咬感。
搭配南瓜和甜菜根吃起來不油膩。
▼烤雞肉
肉質很嫩,再搭配前面的蔬菜沙拉,口味平衡。
▼小米粽
小米製成小米粽,
吃起來較黏稠很像麻糬,Q軟口感有米香味。
▼烤魚
魚肉新鮮搭配馬告特殊香氣又有入味,很好吃。
▼樹豆山茼蒿排骨湯
不加任何調味料,有著樹豆獨特的香味十分清爽。
沒想到還有飯後甜點
芋頭冰上頭是芋頭乾。一頓吃下來覺得相當豐盛且划算。
在水泥叢林生活慣的都市人,近年紛紛在餐桌上追求原始鮮味。
原住民食物最美味的地方,說穿了就是樸實2字。
魯魯灣的無菜單料理,
菜色調味清淡,凸顯了食材天然滋味,
擺盤有那麼點粗獷迷人的野味風情,
透過主廚巴魯的手藝重新詮釋原住民美食的新意。
去年也曾來過禮納里部落遊玩,純粹走馬看花,
吃吃小米甜甜圈、喝杯檸檬愛玉而已。
此趟透過當地部落導覽,
了解這些圖案背後的故事,深入探訪部落風采,
欣賞傳統住屋、技藝等,
就能更加認識原住民工藝的多元風貌。
將單純的吃吃喝喝,
化為生動有趣兼具地道民情的繽紛美食之旅。
【禮納禮部落】可以暫時遠離都市喧囂,交通也很方便,
無論什麼季節來這裡都很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