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雄】飛蒔feishi 無菜單料理。預約制。板前。有包廂。高雄最超值的無菜單

分享

這家叫「飛蒔」的無菜單料理,是最近發現的小驚喜。它開在高雄文武二街的一條安靜巷內,沒有醒目的招牌,像是藏著什麼祕密,只等你願意走近。

開幕日是2025年2月19日,地點剛好是以前「潮來日料」的位置,如今換了全新面貌,簡潔清新,門口那不規則的窗子設計我特別喜歡,不會太赤裸,卻又讓路過的人能隱約看到餐廳內的氛圍。不是那種封閉到讓人不敢靠近的神祕,而是含蓄的邀請。

板前只有10席,裡頭還有一間四人包廂,如果你想和朋友帶瓶酒來,這裡也很歡迎自備酒品,開瓶費一瓶只收300元,幾個朋友分一分,其實很划算。

年輕的老闆是高雄人,但在台北的日料圈子打滾了十年,才終於回到家鄉,開了這家屬於自己的店。他選擇無菜單料理這條路,對一個廚師來說,是一種勇氣,也是一種浪漫,因為這樣才能真正地做「自己想做的料理」。

價位設計得很有誠意:980、1600、2200三個等級,沒有收服務費。也就是說,千元有找就能吃到一套無菜單料理,這在現在的市場上,是相當有競爭力的。

那天我們選的是980元的套餐。每一道菜都不誇張,一小碟一小碟地上,但細緻度一點都沒打折。你會發現,老闆和另一位年輕廚師在板前做菜時,是有一種安靜的堅持的,不急不徐,動作俐落,講解簡單卻誠懇。

那種感覺,就像我跟土豆拿鐵笑說的,他們兩個人雖然在北部工作十年,但還是保有南部「溝意郎」的靦腆和樸實。話不多,但讓人安心。

第一道 石鯛魚/煎酒/米果/紫蘇花
開場的前菜乾淨俐落,石鯛肉質緊緻,帶點天然的甘甜。煎酒的微酸襯托出魚的鮮,米果增添一點酥脆的趣味,紫蘇花則輕輕地在尾韻添上一絲草本清香。

第二道 北海道牡丹蝦/洋蔥/柴魚高湯凍
入口的第一口是甘甜,再來才是蝦肉的Q彈。高湯凍融化在嘴裡,帶出柴魚的淡雅旨味,洋蔥則以細緻的甜味收尾,層次分明卻不複雜。

第三道 鮪魚中腹/蛋黃醬油/黃芥末/小茄子/芝麻
中腹油脂剛好不膩,搭配特調蛋黃醬油,溫潤中帶點鹹香。黃芥末不嗆,只是輕輕撩動味蕾。小茄子與芝麻則讓口感更有變化,像是小小的和風對話。

第四道 蛤蠣茶碗蒸
蒸蛋滑順細緻,蛤蠣的湯煮成芡汁後濃郁卻不厚重,茗荷帶有薑的清香讓整體更顯清爽。

第五道 素食 五菇大火煎炒/蘆筍/豆漿做的起司/金山寺味噌/高麗菜外皮

看似低調,卻有驚喜。五種菇香氣濃郁,與蘆筍的脆口搭配得宜。豆漿製的起司有一種淡雅的奶香,金山寺味噌則增加了一點厚度與鹹香,是一道在味覺上靜靜蓄力的菜。

第六道 烤魚 胡椒鯛/帕馬森起司
胡椒鯛外皮烤得微脆,內裡仍保有水分與鮮味,帕馬森起司的濃郁加持,讓整體更添一種異國風的厚實感。

第七道 日本牡蠣/台灣臘肉/黑胡椒
牡蠣的海味與臘肉的鹹香交織在一起,黑胡椒點綴得恰到好處,尾韻有種微微刺激感,但仍保有牡蠣原本的柔潤。

第八道 炸鰻魚

這是土豆拿鐵今天最喜歡的一道之一。外皮香酥,但一口咬下是炭香與魚油的綿密融合,紫蘇的香氣藏在炸粉中,不明說,但你會察覺。

第九道 釜飯 紅魽下巴/蒜油炒過的雪菜/伊比利豬肋條

壓軸的釜飯像一場溫暖收尾。紅魽的油脂與米飯完美融合,雪菜炒過蒜油,帶點鹹香與爽脆口感,伊比利豬則添上濃郁的肉香與咬勁,是一道能讓人安心放下筷子的結尾。

第十道 味噌湯

第十一道 甜點 自製的胡麻冰淇淋

餐點的節奏拿捏得很好,十來道菜慢慢地出,每道看似不多,但吃完釜飯收尾,其實也挺飽足的。那種飽不是撐,是心滿意足的那種。

寫在後面

當我好奇地問老闆:「為什麼店名叫『飛蒔』?」
他靦腆一笑,說是設計師的哥哥幫他取的名字,還特別設計了LOGO。靈感來自一塊黑色大石頭,經過時間的淬鍊,慢慢出現了一道裂縫。

這個意象,我一聽就喜歡。
因為那並不是破碎的象徵,而是一種堅持過後的轉機。你想想,一塊石頭,在時間面前,不急不躁,默默承受,終於有了一道縫,讓光、讓氣息、甚至讓新的生命得以進來。

「飛蒔」這個名字,就像他的人一樣,有志氣但不張揚。有一點哲學,也有一點詩意。飛,是一種不被束縛的自由;蒔,是願意慢慢耕耘、默默種下的信念。

這或許也說明了創業這件事的本質:不是一飛衝天,而是長年累月的努力,終於找到了一道可以萌芽的縫。而我們這些坐在板前靜靜吃著料理的人,也許正是在那縫隙裡,看見了一點希望的味道。

下次你在文武二街散步的時候,不妨放慢腳步,看見那扇不規則的窗子,也許就是進入這場味覺小冒險的入口。

店家資訊

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二街107號1樓。FBIG
12:00-14:00、18:30-21:00
0972021233
附近有兩個停車場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