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業於1991年9月的貓城南洋風食印度餅至今是高雄知名的下午點心,開業30幾年來一直是我每回逛完漢神百貨後,或是來到附近必來打牙祭的地方。也是捲捲最愛的下午茶點心之一。他們家的印度餅真的好吃,酥皮蛋香餅皮又很有韌性。 貓城印度餅原本只是開在服飾店騎樓下的小攤位,在2013年12月把店面租下擴大經營。曾經有段時間公布將營業至2021年2月底歇業。哭倒一票人,不過沒多久於當年4/29又重新開業了,升級...
說真的,這年頭吃東西不只是要「好吃」,還要「吃得安心」,在高雄鼓山區農十六附近,我就遇上了這麼一間餐廳,名字直接寫出它的底氣:不凡水餃。 先說最震撼的,這裡的水餃,比外面的大兩倍不只,而且全部手工現包,一上桌就能感受到那股沉甸甸的扎實感,彷彿每顆餃子都在說:「我不是冷凍庫出來的,我是廚房裡親手包好的!」 不凡水餃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連鎖冷凍餃子店,是由高雄知名的放牧雞蛋品牌「蛋ㄕˋ幸福農場」所打造,...
高雄勞工公園旁靠近滇池街這附近,本來就有聚集好幾家歷史悠久的中藥店及草藥店。 而在自來水公司服務所旁邊的滇池街裡面的這一間「回春青草茶」,就位在一排傳統透天厝裡,原本是一間國術館和青茶舖,經過半個世紀,目前由第三代年輕人將原本的國術青茶舖傳統老店加入了創意後,脫胎換骨轉變為現代健康飲料,並推出古早味雜菜餐食。 全新的門面,但卻保留了上方古老的招牌,新舊交雜也不違和,但卻也令人很好奇的...
高雄鹽埕區,駁二藝術特區的熱鬧與觀光人潮之外,有一條不那麼起眼的巷子,裡頭藏著一間只在每週六才會冒出蒸氣的包子鋪,巖手作包子饅頭。 它沒有明亮的燈箱,也沒有招牌響亮的slogan,有的是老闆用「副業」的姿態,做出來的真心實意。平日來,是買不到現蒸包子的,只賣冷凍;要吃得熱騰騰、剛出爐的那一口滿足,非得選在星期六。這天是唯一的上蒸籠日,也是熟客們自動報到的日子。 附近居民幾乎都成了熟客,觀光客也會慕...
高雄有很多越南料理餐廳、小吃攤,通常都以河粉為主,越南法國麵包只是菜單中的一個小點心。 位在前鎮區草衙一路的這家【娜娜越南法國麵包nana BÁNH MÌ】卻是以BANH MI(越南三明治)做主打,店主『娜娜』是嫁來高雄的越南新住民,因為吃遍了住家附近所有的越南法國麵包,卻尋不到記憶中習慣的美味,於是自己動手做起麵包。 雖然她的父親在越南已有開業20年的麵包店,從小耳濡目染也會做,但礙於台灣的氣候...
來到高雄的「包好吃 BAO HOUSE」,你會發現原來刈包也能玩出這麼多新花樣!這間店從鳳新高中搬到復興三路27號,選址就在IKEA附近,成了附近住戶、軟體園區的美食地圖。老闆過去長年在海外工作,把在各地吃到的好味道研發新口味融入傳統刈包中,創造出讓人耳目一新的口味。十種口味讓人選擇障礙爆發,從異國風情到台味混搭,讓人刈包也可以吃出國際範!怪不得美食節目都來報導,簡直是讓傳統刈包變得潮起來啦! 騎...
高雄正勤社區有一間叫「口福鮮魚湯」的小餐館,說是什麼老饕才知道的隱藏版,其實也不用那麼誇張,這就是那種你上班中午想吃點熱騰騰,再配上各式小菜,不用想太多的地方。 土豆哥跟同事一夥人開車來,旁邊就有停車場,路邊停車格也多,沒那種繞半天找不到車位的火氣。 這間店沒裝潢什麼特別的,就是空間寬敞,簡單方便,一進去就是那個熟悉的味道:滷肉香、魚湯香、熱炒香,混在一起,聞了就餓。 這裡的價位很實在,不貴,份量...
前陣子幾次晚上開車經過新興區中正路,一間2024年6月新開的店吸引了我注意。『松雞湯』大大的招牌一點都不低調,不時看到裡頭坐了不少人。 兩間打通的店面,寬敞不擁擠,用最簡單的方式招呼客人:白光燈、冷氣夠涼,沒有花俏裝潢,桌椅一擺就能開賣。這樣也好,反正雞湯才是主角。 店裡附近都是商辦大樓,所以常看到一兩個人、一小桌上班族來吃飯。這不是什麼慶生餐廳,而是外食族下班後最需要的慰藉:不油不膩的雞湯鍋,吃...
有些店,是你經過很多次都不會主動走進去的。高雄前鎮區的這間「對麵鍋燒」,就藏在這樣的角落裡。雖說位在三角窗的好位置,但外觀神秘又低調,門口緊閉、看不到內部一點光影,乍看還以為是什麼高檔的日料店。若不是好友前幾天搶先去吃過,連聲說「很好吃,一定要去」,我可能還是會走過門口,繼續去找更「有把握」的午餐選項。 但人生很多時候,就是要聽一下朋友的推薦。 餐廳名字叫做「對麵鍋燒」,這條路不熱鬧,沒有排隊美食...
才剛從香港回來,心還沒飛回來,嘴巴倒是先想念起那裡的味道。三天兩夜真的太短,飲茶未盡,街巷未走透,小店也才剛暖胃,就得打包回程。 就在這個港味餘韻還在口中迴盪的時候,我們去了一家藏在高雄仁愛二街的發記茶廳。 發記茶廳開業其實不算新,2021年就悄悄搬來這裡了。更早之前,2015年原本在四維二路開業,算是老字號了,只是一直低調。 週五、六、日的晚上才營業,一週只開三天,像個不願被人打擾的老朋友,要遇...
現在的餐廳,花樣多,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。我倒偏愛這種實實在在、用平價打動人心的小店:姥三寶裕誠店。 姥三寶裕誠店2024年七月才開幕,老闆不走浮誇路線,講得清楚明白:讓人用比較少的錢,也能吃得飽、吃得開心。 內用白飯和飲料免費喝到飽,冷氣涼,一整個人生幸福指數飆升🔥 姥三寶到底是哪三寶?就是麻辣燙、龍骨燙、辣乾鍋,新增姥泰泰鍋,點完後熱騰騰現煮上桌。 每樣平均二十元上下,這價格幾乎已是物價騰漲年代...
位在三多一路的「巧來香港雲吞麵」一直是捲捲想去品嘗的口袋名單,也因為之前許多朋友都曾特別跟捲捲推薦過,認為巧來的料理,不僅好吃,用料也很實在,最重要的是又很有香港道地口味,所以我們終於在淺幾天的周末中午,特地來用餐。巧來香港雲吞麵主要供應各式撈麵、湯麵及滷點,其中港式雲吞、蘿蔔糕、麻辣鴨血、咖哩魚蛋最首歡迎。 餐廳空間不大,有冷氣,幸好我們來得早,不然座位少,很快就客滿。 菜單 ▼魚蛋雲吞撈麵 1...
那天,我只是想去文樂龍修個手機。店的斜對面,有一間外觀很像咖啡館的店忽然吸引了我的目光【晴天包子】。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心情好,第一眼直覺,它更像是一間日式烘焙坊,甚至有幾分咖啡館的空靈氣質。乍看與「包子」這二字,竟有些難以聯想。手機店老闆說這家生意很好,而且是從台南紅到高雄來的。 好奇心驅使我走近入內。店內清爽明亮。 一進門,還來不及開口,熱情的店員就笑著端來試吃的包子,不是一小口,是四分之一顆那種...
位在鹽埕區的「阿凡沙茶麻醬麵」主要供應招牌的沙茶麻醬麵,口碑很好,黑白切、滷味也是好吃必點,尤其沾上店家特製的沾醬,更是美味。旁邊就有一個收費停車場,平時還算是好停車。 小麵店的外觀看起來真的很平凡一般,所以我們就笑稱,難怪店名叫阿凡。 店內用環境還是很不錯,雖然座位數不多,只有5張桌子,但是仍有冷氣空調,環境維護的乾淨明亮。 ▼菜單 ▼滷味、黑白切(切仔料),都放在冷藏櫃內,感覺衛生且擺放整齊。...
人到了一定的年紀,最容易懷念的,往往不是山珍海味,而是那個「一家人還在的時候常去吃的地方」。 有些餐廳,就像人生裡一段熟悉的旋律,你未必時常聽,但一響起,就讓你想起誰坐在你對面,點了什麼菜,笑過什麼話。 在高雄,有這麼一家江浙餐廳,曾三次歇業、又三次重啟,三十多年來,仍默默在三多四路守著一張張熟客的記憶拼圖。它叫【祥鈺樓】。 關於祥鈺樓: 說起高雄的江浙菜館,三五十年來,人事已殊、門面換過幾輪,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