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廳介紹 這家咖啡館一聽名字,便叫人心生嚮往『小院日光』。光是這四個字,就像是一封邀請函,邀你步入一個被陽光親吻、綠意環繞的靜謐小院。然而,若我不說,恐怕沒人能猜到,這樣一個滿是歐洲百年古董水晶燈的優雅空間,竟然是從一座鐵皮屋改造而來。 是的,鐵皮屋,這個在南台灣並不稀奇的建築,通常給人炎熱、粗獷的印象,卻在這裡化身為精緻的歐式雅居。柔和的燈光灑落在老件家具上,音樂流淌,書香暗藏,靜謐與風雅在空間...
這年頭,什麼都得取個名字、設個帳號、弄個logo才叫有品牌感,但偏偏高雄這家藏在四維路與福建街交叉口的海產粥攤,名字都懶得取,照樣天天客滿。 它沒有店名,沒有菜單,沒有冷氣,連「價目表」都只是攤車前貼了一張紅色紙條寫幾樣代表作,剩下的,全靠你自己走過去問老闆。 沒錯,這裡是用嘴巴點菜、用眼神報菜、用命運決定今天有沒有你想吃的魚。 但就是這麼一間「什麼都沒有」的無名小攤,卻成為建設公司老董、老饕伯伯...
說到高雄在地的台味小吃,如果你還沒吃過阿得肉燥飯鮮魚湯店,那真的太可惜了! 這間開業超過30年的老字號小店,藏身在復興路上,沒有浮誇裝潢、沒有華麗招牌,卻憑著一碗肉燥飯和熱呼呼的鮮魚湯,在在地人口中傳了三十年。虱目魚肚湯、無刺鱸魚湯、肉燥飯是最受歡迎的基本盤,幾乎每桌都能見到這組合。 位在復興三路與廣西路口三角窗店面 其實我第一次知道這家店,是因為土豆哥的同事極力推薦,剛好離他公司不遠,平日中午...
如果你是那種看到「米其林必比登推薦」才會興致盎然的人,那我先說好,這家我不是因為它得獎才開始吃。 而是它本來就在我心中有一席之地,吃了很多年,穩穩地,好吃得不驚人但讓人惦記。 後來上榜,我一點也不意外,甚至還有點小得意(欸我早就知道)。 高雄左營裕誠路,從河堤路至自由路那段,不長不短的一百來公尺,卻聚集了數十家餐飲店,堪稱北高雄的一級戰區。 這裡若沒有點真本事,是撐不久的。 而這家「正宗鴨肉飯.麵...
品盛蝦豚飯從2016年開到現在,靠的就是那碗實在的蝦豚飯,也圈了不少高雄忠實的客人。 後來2025年某天突然沒營業了,捲捲收到粉絲私訊詢問:「那家蝦豚飯是不是收了?經過好幾次都沒看到開……」,我愣了一下,趕緊去查,才發現還好不是收了,是搬家了! 而且不是小搬,是整個升級成青年二路上的雙店面,位置就在青年二路以前紅鼻子豬腳那個地方,於2025.6.16重新開幕,地點更好找,空間也更寬敞,終於不用在門...
高CP值老江紅茶牛奶蛋黃酥禮盒。捲捲最愛他們家的招牌蛋黃酥,平日偶爾就會買來解饞,到了中秋節更是會購買禮盒贈送親戚朋友,因為一來他們對老江紅茶這品牌在熟悉不過,他們知道吃的就是一個 "經濟"、"實在"、"好吃",沒有複雜口味的選擇,就是蛋黃酥和綠豆椪兩款,50元一顆,完美呈現傳統口味,讓全家人都能作為午後點心或小零嘴。 老江紅茶牛奶 的蛋黃酥禮盒大改版,將早年的採訪報導直接印製在盒面上,給消費者最...
你們知道嗎~高雄文化中心附近,有一間炒飯界的男神級小店,叫做「花男鐵板炒飯」。 從它一開幕我就注意它了(不是因為師傅有刺青,是因為大家都說好吃,我是個有理智的女子)。 經過幾次,但每次都⋯⋯客滿的狀態。你說我是不是註定跟這碗炒飯無緣?! 直到某個命運注定的週末下午,我在文化中心散步完,剛好看到它五點開門,心想:「嘿嘿!我今天肯定是第一個!」 結果一推門進去——蛤?怎麼已經有人在炒飯天堂吃起來了?!...
你以為早餐就是蛋餅、漢堡、豆漿嗎? 不不不~在鼓山人的世界裡,豬血湯配魚焿米粉才叫起床儀式感! 這家吳家魚焿豬血湯,從民國45年(等於我媽還沒出生的年代😆)就開始營業,到現在已經快70歲高齡,是名副其實的「阿公級小吃」。 每天早上6點準時開鍋,客人就像被魚焿香味召喚一樣,一波波地湧進來,內用座位永遠滿,外帶隊伍永遠長。 地點就在鼓山二路,一間小小不起眼的店面,但人氣硬是比連鎖早餐店還旺。 除了經典...
Raw Stone 始岩 這家店,跟你想的那種「啊~下午去咖啡館點塊蛋糕配咖啡、滑滑手機殺個時間」的甜點概念,完全!不!一!樣! 人家是什麼呢?Raw Stone2023 年 5 月開幕之初,是高雄少見的預約制盤式甜點專賣。 不過在 2024 年 4 月做了點改變:全面改成現場蛋糕單點式消費☺️ 除了蛋糕櫃裡的甜點,也可以選擇菜單上現點現做的甜點(但現點現做的部分不提供外帶,畢竟師傅還是要現場表演...
某天土豆哥開車載我去興中一路附近買東西,結果車子剛好停在路邊,我一轉頭就瞄到對面有一間專賣沖繩飯糰的店! 我這個人最怕錯過美食,當時立刻筆記下來~隔沒幾天就忍不住跑來買來吃吃看! 上網一查才知道,弁丸家原來是主打沖繩飯糰的加盟品牌,各地都有分店,而這間原本在忠孝路,2023年才搬到興中一路,還是總店本尊!🤩 說實話,我沒去過沖繩,更好奇這種正宗(?)沖繩飯糰,到底跟台灣傳統早餐店的飯糰,還是便利商...
這可是高雄首家紅茶媽媽耶!光是這點就讓人好奇到不行~但真正打動我的,不只是「首家」兩個字,而是背後那個「從茶園走到城市」的故事。 品牌故事 這個品牌可不是隨便批個茶葉來沖泡了事,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「茶農第二代」! 從自家種植台茶18號紅玉紅茶,到自己賣茶、再到直接開飲料店,就是想讓更多人喝到真正好茶的味道,不是用香精拚湊的假茶感。 這不只是賣飲料,而是把茶農幾代人的用心,調進每一口裡。捲捲一看到店...
位在自強路上、剛開幕不久的「木禾熱炒」,其實位置很不錯,鄰近自強夜市和苓雅市場外圍,每次經過都能看到店裡燈火通明、人也慢慢聚起來。 店裡主要賣炒飯、炒麵、炒麵線,還有各式熱炒料理,雖然只是間小店,但環境乾淨又有冷氣,夏天來用餐真的很加分。更特別的是,店裡的老闆主廚掌杓,炒功不錯,價格也合理,分量給得很大方。也因為這樣,土豆拿鐵最近午餐就連來吃了三次,吃到覺得這地方真心值得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地...
前陣子好友傳來一支網路影片,問我:「你有吃過張媽媽八寶韭菜盒嗎?最近很紅耶!」其實這家我早就聽過,甚至應該說,是那種默默存在城市角落的庶民美味,只是我一直沒有走進去。可能是因為對韭菜盒沒有特別執著,也可能是,生活中總有太多「下次再說」的小事,被我們一再錯過。 某天經過憲政路,看見張媽媽的店門開著,一時興起便走進去問:「現在可以現場買嗎?」老闆笑著說,過去確實要預訂,但現在已經改成現場都有供應了,不...
旻哥是內門人,做過日本料理,後來回到高雄,自己開了間店,名叫「旻哥古早味」。第一間就在七賢路上,那是2018年的事了。 他把比目魚炙燒得香香的,再搭配一碗台式滷肉飯,吃起來油潤又不膩,既有日式的細膩,也有台灣小吃的豪邁。還有一道牛肉燥飯,味濃而不死鹹,肉末帶點筋,飯粒拌勻後,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。 我自己是幾年前在鼎山店吃到他們的「牛B飯」,那時候就留下深刻印象。最近又帶著土豆拿鐵去七賢店回味,味道...
鹽埕區的第一公有市場,經改建後,許多攤位已改為美食小店,市場裡面氣氛變得很好,尤其晚上來,觀光客比較少,氛圍更棒。而這間「空腹虫大酒家」就入駐在鹽埕區的第一公有市場內,於2020年4月開幕,吧檯前只有7~8個座位,不過旁邊還有一處公共座位區可以入座用餐,每人的低消僅100元,算是走平價輕鬆路線,每天除了有固定的菜單外,旁邊的看板還有每天會推出隱藏版的菜色。 這天是周日晚上來附近覓食,剛好看到「空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