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香港】Amber法式料理。米其林三星。置地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。這一餐值回票價,香港最難訂的高級法餐,終於吃到了
香港什麼不多,好餐廳最多。
但要說哪一間值得你專程訂個位、坐下來慢慢吃、吃完還會記得很久,我說的是 AMBER。
位在置地文華東方酒店七樓,這家法國餐廳不只是好吃那麼簡單,它是全香港唯一同時拿下米其林三星+綠星的存在,地位堪比餐飲界的「天花板」。
我這趟自由行最期待的,就是這一餐,吃完真的只想說:這種體驗,一生至少要有一次。

AMBER 自 2005 年開業至今,十六年來穩坐米芝蓮二星寶座,終於在 2025 年 3 月榮登三星殿堂。同時,自 2022 年起連續蟬聯米芝蓮綠星,成為全香港唯一同時擁有三星與綠星的餐廳,地位無可撼動。

走進重新裝潢後的 Amber,第一眼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柔和又沉穩的氣場。餐廳曾在2018年12月底歷經 4 個多月的翻修,2019年5月以全新的姿態重回大家眼前。設計依然出自紐約的設計大師 Adam Tihany 之手,也是當年原始版本的創作者,但不同的是,現在的主廚 Richard Ekkebus 也把他對「料理的態度」融入進整個空間裡。


整體的空間感敞亮,以金色和米色為主調,但不是那種讓人覺得冷冰冰的設計感。有趣的是,餐廳裡也透過幾處巧妙的隔間,劃分出適度的私密感,不會太封閉,卻又剛好給了每一桌空間一種被照顧的氛圍。

這幾年,無論是高級飯店、咖啡館還是居家設計,「弧線」和「導圓角」的風格悄悄流行了起來。你會發現,空間裡的銳利線條漸漸被柔和的曲線取代,讓整體氛圍更有一種溫柔的包容感。
有趣的是,當我走進 Amber,才驚覺:原來早在六年前,它就已經走在這波風格的前頭。
餐廳的座位、牆面、甚至天花板與燈光,都處理得圓潤優雅,沒有一絲銳氣。那種曲線的流動感,不但讓空間顯得更有生命,也讓用餐過程更自在、輕鬆,不會有壓迫感。

過了那麼多年,這些設計不但沒有過時,反而讓人覺得:「啊,原來這才叫真正的現代感。」
當流行跟上它,才發現它從沒落後過。
真正好的設計,從來不只是為了取悅當下的潮流,而是為了讓人多年以後回頭看,依然覺得雋永、舒服、有溫度。Amber,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。


給客人放包包的小凳子都特別漂亮

別說晚餐,就連平日中午都座無虛席,沒有提早訂位,還真的吃不到。這樣的熱門程度,已經不只是因為「米芝蓮」三個字,而是它真心值得。
說實話,AMBER 的晚餐不便宜,但如果你想一探這間頂尖餐廳的魅力,不妨從中午的套餐開始。午餐選擇更彈性,價格也相對親切,卻仍能感受到三星等級的服務與餐點水準,是相當值得的入門方式。
平日午餐 AMBER EXPERIENCE。
一人HKD$1065(含水費與10%服務費)
更有意思的是,Amber 一直保留著一個傳統:大廚會將幾道招牌菜列為額外加點項目,讓熟客或特別想品嚐經典風味的客人,也能在餐桌上遇見熟悉的驚喜。

主廚 Richard Ekkebus 是位兼具美感與遠見的現代派大廚。他不使用奶油或奶製品,卻能做出細膩輕盈、不失深度的法式料理。他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食材,用近乎「減法」的方式處理,呈現出一種既乾淨又富層次的味覺語言,不僅吃得精緻,也吃得健康。

冷湯
法國白蘆筍加一點豆奶,橘色點點是蝦油蝦膏做成,湯品口感濃稠,味覺清爽,好特別。

日本櫻花蝦塔
底部有白蘆筍和紫蘇葉

酸種麵包搭配的是堅果和豆奶做成的抹醬

阿拉斯加帝王蟹搭配鹽漬番茄脆片

鮮甜中帶點微鹹,左上法國艾斯佩雷特辣椒,微微辛香。

捲捲選的主菜 紅鯛魚
魚皮立鱗燒的技法口感酥脆的,肉質結實。浸在熬煮12小時的高湯,加上一點番茄醬顏色比較深,屬於重口味料理。

另一個主菜 羊排

甜點

法國草莓和草莓雪酪




整體的用餐體驗從空間到服務,都有一種讓人放鬆又驚艷的節奏。這不只是餐廳,更像是一場感官與價值觀的對話。
如果你來香港,只停留在燒鵝、撈麵與點心的世界,那實在太可惜。AMBER,是屬於這座城市的另一種高度。用一餐的時間,走進香港最前線的當代飲食美學,你會慶幸自己來過。

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15 號 置地廣場。官網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