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雄】慶雲街外省麵。牛肉麵界的老江湖!麵還沒煮好,人已排爆!高雄這家麵店太扯了!高雄人為它甘願排隊一小時!

分享

我一直以為自己對高雄的50層樓附近巷弄已經很熟了,直到有一天,土豆哥的同事悄悄推薦了一家牛肉麵的私房愛店「慶雲街外省麵」,一間連招牌都極其低調的老店,只寫著「外省麵 自製麵條」,藏在民族社區健身工廠旁的慶雲街。聽說,老闆賣了三十年,現在已是第二代接手,但味道依然讓人惦記。

土豆哥的同事,在某次午休後提起這碗「心頭好」,我們才將它存進Google地圖的清單裡。但這清單太長了,清單裡的名字往往被更喧囂的名店蓋過,直到某天十一點前,因為貪圖那尚未擁擠的空檔,才終於走進這家老字號。

店裡很忙。滷味的香氣從切檯飄出,一位又一位的阿姨快步穿梭,將熱湯熱麵端至桌前。

進店前視線就被那座冷藏櫃吸住了。裡頭擺滿了黑白切,豆干、海帶、豬耳朵、大腸、豬頭皮……樣樣滷得入味、看起來都在發光。
我常說,美食的魔力有時候不是香氣撲鼻,而是「視覺先行」。
這一櫃滷味,就是那種讓人一看就開始盤算:「等一下要點幾樣?還是乾脆來一盤全套的?」

每位顧客都有自己的位置,被店員帶領著安靜入座。這種安排彷彿讓你明白,這裡不是快閃打卡的地方,而是進入一場日常的儀式。

這裡的招牌是牛肉麵,特色是牛肉部位是腱子心,一隻牛僅兩粒。
還有自製的寬麵

菜單

點麵跟小菜都是要畫單,菜單放在一走進騎樓右手邊。
麵單內用是黃色,單子上麻煩寫上桌號。
外帶是白色的
小菜的單子只有一種
麵單寫完請給煮麵的老闆,小菜寫完請放在小菜櫥窗旁的白色籃子。

滷味菜單

牛肉麵 $170

點了碗招牌牛肉麵,紅燒湯頭一入口,嗯,好喝是好喝,就是少了點衝勁。或許我被「做牛吃麵」寵壞了,那家湯底用大骨、蔬菜、香料熬到翻天覆地,每一口都是精華。這裡的湯,比較溫和,像是講道理的老朋友,不會拍桌子、但也不會讓你心跳加快。

不過牛肉倒是選得講究,腱子心,這部位難得,帶筋又不硬,煮得極軟嫩,咬下又帶一點彈性,像人生剛剛好的某段歲月。這碗麵的分數,全靠這塊牛肉救場。

講真,如果你是來追湯的,那可能會覺得不夠「濃香撲鼻」;但如果你是牛肉控,為了那一塊燉到剛剛好的腱子心,這碗,還是值得點。

麵條,是自家做的寬版外省麵,本應加分,但我和土豆哥都覺得它煮得太軟,像是人生放太久、沒了緊繃感。說白一點,就是不夠Q,不夠勁。我們兩個都比較吃那種拉麵派的,咬下去有彈性、有個性,會讓你一口接一口的那種。

麻醬麵

另外點了一碗麻醬麵,小碗,香氣卻不小。這裡的麻醬講究,用的是純芝麻,不摻花生粉這點我喜歡。花生粉雖香,但搶戲,常讓芝麻的沉穩底蘊被掩蓋。這裡不偷懶,也不投機,就只靠芝麻該有的濃香來取勝。

麵條上頭,淋了一點豬油,看起來平凡,其實靈魂就在這裡。豬油是熱的,一拌開來,芝麻醬立刻散開,香氣像老電影的主題曲,一下把你拉進回憶裡。可惜的是,麵條本身依舊偏軟,拌起來雖然入味,但少了點嚼勁。

原味豬腳

白滷豬腳,皮滑肉Q,豬腳處理得乾淨,滷得剛剛好,軟嫩中帶彈性,膠質滿滿,吃了皮下那層滑溜溜的口感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

枸杞葉

滷味

說也奇怪,這一餐裡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反而是他們家的滷味。

點了幾樣基本款,豆干、豬頭皮,本來沒抱太大期待,結果一吃,咦,真有料。豆干滷得透,連氣孔裡頭都吃得到醬香,不是那種外表黑、裡面淡的「裝熟」貨色。豬頭皮處理得乾淨,沒有腥味,吃起來滑中帶脆,咬一口,那種滷透的鹹香立刻冒出來。

這種滷味,是老實人的作品。沒有浮誇調味、沒有花拳繡腿,靠的是時間和經驗慢慢滷出來的味道。尤其在沾上他們家的自炒辣椒之後,整個味道更上一層樓。

手炒辣油 建議敢吃辣的不能錯過。肯定是好吃到熟客都想買,所以另外還有販售整瓶的。

結語

慶雲街外省麵的這碗紅燒牛肉麵,湯頭不算激烈,卻有它自己的步調。腱子肉是亮點,燉得入味又不失彈性,筋與肉交織得恰到好處。這年頭,願意把一塊牛肉煮到剛剛好的人不多了。

手工寬麵稍嫌軟了些,可能不合講究口感的人的口味,但這反而像是一種老派的堅持,和現在流行的彈牙拉麵不同,它更像是家裡長輩煮的麵,不完美,但有情分。

滷味是這家店最容易被忽略的驚喜,尤其豆干與豬頭皮,滷得有深度,再沾一點自炒辣椒,層次立刻提升。這不是炫技,是一種老店的日常能力。

三十多年,這樣的老店還能繼續營業,而且尖峰時段內用要排上一個鐘頭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這是一種「靠實力留住客人」的存在,不靠行銷,也沒在拍抖音,但你一來就會記得它。

店家資訊

地址: 高雄市三民區慶雲街12號。FB
電話號碼: 07 384 3832
營業時間: 09:00–15:00。
星期日、一休息

相連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